邵市政办发〔202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1日
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通知》(中发〔2022〕3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工信厅〈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3〕10号)、《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邵阳”顶层规划设计(2023-2025年)〉的通知》(邵政办发〔2022〕29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智能化水平极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持续推进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基站12000个,光纤22万皮长公里,机架2700个;推动全市40000家企业上云,3000家企业上平台,180家企业列入省级制造业转型“三化”重点项目。全市75%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规模工业企业中的普及率达 50%。打造75家智能制造企业、225条 (个) 智能制造生产线 (车间) 、1125 个智能工位。孵化5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 20家左右。打造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产品) 、10个左右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推动40家以上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二、重点工作
1.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抓好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基建支撑,5G基站12000个,光纤22万皮长公里,机架2700个,5个省级“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力争建成“双千兆”全光网城市,构建完善的数据与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实现4G、5G协同互补的移动网络全覆盖,自然村实现电信普遍服务全覆盖。完善网络供给。每年新建成约2000个5G基站,加快交通枢纽、工业园区、学校、医疗机构等重点区域5G网络的深度覆盖。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内网改造。优化算力布局。积极统筹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布局,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算力资源共享,建设好中联云港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邵阳生产调度总部项目等新型数据中心,推动数据中心加快由存储型向计算型转变,着力提升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市工信局、市通管办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邵阳电信公司、邵阳移动公司、邵阳联通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基础技术攻关工程。瞄准数字技术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重点领域。通过“十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大新一代新型显示、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计算、高性能芯片、智能传感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供给水平,突破边缘计算、区块链、智能制造等集成技术。建设创新主体。加快湖南特种玻璃研究院、湖南新型显示研究院、邵阳数字经济研究院、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邵阳先进制造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梯度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数字技术服务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原创数字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工程。加快数字产业集群集聚,打造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省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5%。培育优质企业。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培育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一批省级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重点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计算机制造、智能设计制造等数字产品制造业,培育壮大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力争建设一批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培育一批省级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通管办、邵阳电信公司、邵阳移动公司、邵阳联通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实施平台体系壮大工程。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提升企业全流程、全方位数字化水平提供专业支撑。推动综合平台“双跨”。重点面向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龙头企业深化工业要素资源集聚,支持有条件的平台企业建设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提供第三方专业化基础支撑服务。支持特色平台赋能。重点面向制造业资源集聚程度高的国家、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区域,打造一批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重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依托专业平台聚能。重点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和数字化转型需求,规模化建设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加快建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仓库管理系统(WMS)、质量管理系统(QM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的综合集成和云化改造迁移。(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邵阳电信公司、邵阳移动公司、邵阳联通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实施服务体系支撑工程。加强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能力供给,着力解决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做优服务主体。推进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建设,培育引进一批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应用服务商、网络服务商和安全服务商。加快培育一批省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智能制造供应商,吸引全国优秀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我市竞相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诊断咨询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支持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研发推广具备行业特性的产品服务,推动基础通信运营商、智能硬件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网络建设、硬件改造连接和软件应用部署等。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建设工业APP商店,加速工业APP交易流转应用。(市工信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邵阳电信公司、邵阳移动公司、邵阳联通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实施数字安全屏障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企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屏障。增强网络防护。落实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要求,确保重要系统和设施安全有序运行。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事件预警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发现、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动形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支持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保障数据安全。推动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按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实施企业“安全上云”工程,建设省、市州、企业三级工业信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市委网信办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通管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实施试点示范培育工程。围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示范项目企业。推进融合融通。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数字商务,深入推进“数商兴农”。加快对传统物流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新模式。培育企业标杆。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和人工智能“揭榜挂帅”并给予政策支持。围绕推动生产流程优化与工艺流程再造,推进单工位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工位。围绕推动工业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打造一批智能制造车间和企业,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省级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重点项目,认定一批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组织遴选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一批重点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实施中小企业数改工程。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大力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探索分行业分领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供需匹配。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中小企业从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环节入手,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聚焦中小企业转型痛点难点,提供“小快轻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施梯度培育。以数字化变革支撑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体系。每年培育15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每年遴选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实施重点产业带动工程。推动工程机械、新型显示材料、循环经济、特色轻工等重点产业集群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加快带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工程机械领域,支持企业以设备远程操控为切入点,构建面向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推动产品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服务化。新型显示材料领域,支持企业以提升软硬协同水平为切入点,深化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特种玻璃谷”。循环经济领域,以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快速发展,加速推动研发协同化、生产柔性化、产供销网络化。特色轻工领域,支持企业以设备智能管控为切入点,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培育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推动实现生产管控一体化。(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实施产业园区赋能工程。按照创建“五好园区”要求,“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数字化转型。推动要素汇聚。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活动,重点推进网络、标识、平台、应用进园区,推动园区要素资源的网络化汇聚和高效配置。支持平台企业、基础通信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建联合体,面向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企业规模化推广数字化转型优秀解决方案,加快园区企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重塑。建设智慧园区。推进数字技术与园区管理深度融合,营造数据驱动、智能运营的园区环境,建设认定一批省级智慧园区。力争创建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面向数字化基础好的重点园区建设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通管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智赋万企”工作将作为高质量发展指标,并纳入争创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项目,在数字邵阳建设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形成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重点企业、行业商协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市工信局设立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专班,负责日常工作协调、调度。各地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和落实相关激励与考核办法,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细化分解本方案明确的行动举措,推动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政策支持。每年统筹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智赋万企”专项行动有关重点项目,鼓励各县市区给予财政配套支持,着力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化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数字化企业和应用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高端人才引进,着力引进数字化领域顶尖专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推动数字化领域新工科建设,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在职称评审等人才评价工作中给予重点支持。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参加数字化培训,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
(四)强化开放合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素流通、设施融通和人才互通。增强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联动,与省内、市内标杆企业保持交流互动,形成“智赋万企”辐射效应;支持协会、联盟等组织开展有关对话交流活动,多层次构建优质的数字化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