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政府 > 市委党校(行政学校) > 红色学府

解码乡村振兴实践 探寻共富跃升路径——邵东市2025年中青班赴义乌李祖村开展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8 15:11 信息来源:邵东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婧怡
分享到:

11月7日,邵东市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赴义乌李祖村开展实地研学,通过“现场走访+案例解析+研讨交流”的深度学习模式,系统探究该村从“空心村”到“全国文明村”的振兴密码。学员们对标“千万工程”实践典范,聚焦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文化赋能等关键领域,为邵东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路径寻找“义乌答案”。

实地感悟:从“空心村”到“共富样板”的华丽蝶变

深秋的李祖村,三面环山、溪水潺潺,白墙黛瓦的民居与创意十足的创客空间相映成趣。学员们首先来到村史馆,通过老照片和数据对比,直观感受李祖村的十年跨越。通过“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这里已蜕变为人均年收入超5.2万元、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并获评全国文明村。据介绍,李祖村的蝶变始于党建引领下的“国企+乡村”共建模式——通过与义乌市属国企合作,盘活闲置农房,引入非遗工坊、特色民宿、跨境电商等业态,形成“文化赋能+产业造血”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学员们实地走访了村内的“沙漠的染坊”、“李氏梨膏糖”等创客空间,详细了解村集体如何通过“租金入股+利润分红”机制,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深度解码:三大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李祖实践”

调研后,学员们展开热烈讨论,重点解码李祖村三大发展经验:一是党建统领筑牢根基。李祖村党支部以“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为准则,建立“党员联户+网格服务”机制,将党员与村民、创客结对,解决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际问题。学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借鉴“党建+治理”模式,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二是文化赋能激活内生动力。李祖村通过挖掘“礼文化”底蕴,打造“李祖市集”“非遗研学游”等品牌,年文化产业收入大幅度提升。“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中青班学员谢薇感慨,“这为我们当地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三是创客集聚注入青春活力。该村通过提供3年免租、创业培训等政策,吸引56名青年返乡或外来创业,培育出“火腿跨界店”“沙漠染坊”等网红项目。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更需要留住年轻人的机制。学员们表示,要把李祖村筑巢引凤的经验带回邵东,探索本土人才回流的激励措施。

学思践悟:以“他山之石”助推邵东发展

李祖村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涂脂抹粉”,而是要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笑脸多起来。研学结束后,中青班学员们结合邵东实际展开研讨,形成多项共识:要聚焦产业融合,借鉴李祖村“文旅+电商”模式,推动邵东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要强化党建引领,推广“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机制;要注重文化挖潜,让非遗、民俗等本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加分项”。

此次研学活动是中青班“对标先进找差距、加压奋进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学员们表示,下一步将致力于把李祖经验转化为邵东实践,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勇当先锋,让“百工之乡、商贸名城”的名片在新时代更加闪亮。

(撰稿:李婧怡编辑:尹雪审核:蒋正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邵东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东市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邮箱:sdszfwz@126.com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266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