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礼赞 诗人的大爱
—浅析《巨人傲然屹立》诗中的军人情结
周后运
我和诗人都是军人出身,他现为惠州小说学会的会长,我为小说学会的秘书长;军人刚毅的秉性和作家凛然的胸襟使我俩走到了一块儿;故有缘共事和切磋文艺。我敬慕振尧兄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幽默泼辣的文风。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的季节,勾起了我对军旅的缕缕情思;因我俩同着过橄榄绿,所以对军人的颜色容易触景生情,看到了有关军人的诗篇时,情绪也骤然被调动起来,这样我就围绕《巨人傲然屹立》中“穿迷彩服的军人”作为欣赏主题,走进《巨人傲然屹立》中军人的行列。
振尧兄,这位经部队锤炼出来的作家、诗人以悲恸欲绝的心情记录下了时空停止的那一瞬间;2008.5.
在强大的突发的灾难面前,中华儿女表现出让世界惊叹的团结和坚强。上至共和国领导人、下至身着绿色军装的官兵用近乎神速的步伐迈进还在微微颤抖的那片大地,争分夺秒奔赴灾区,救人、捐款、捐物、献血……用热情与温暖、爱心和希望帮助灾区人民,这一切,像一个个感动的音符,汇聚成一个坚强的声音:中华同心,众志成城,共度难关!作家和诗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慷慨解囊援救灾区的同胞,同时拿起手中的笔,蘸着血与泪写诗作歌,给灾区的亲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援助。振尧兄凭着军人的豪迈激情,凭着诗人的敏锐性,夜以继日、奋笔疾书,在第一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长达6800余行的长篇纪实诗报告《巨人傲然屹立》,全诗充满了爱的赞歌、情的顷泻、泪的叙述、血的激情,是大爱铸就的诗魂。
振尧兄的诗,是泪水与血的交融,振尧兄的文字,是从心底淌出来的哀恸,他从最高领导写到普通战士,从救灾志愿者写到敬礼小孩,从父老乡亲写到犬英雄,赞美了成千上万民众身上被灾难所激发的大仁、大智和大勇,也同时抚慰了废墟下数以万计的苦难灵魂,让诗成功地发挥了它拒绝死亡、礼赞生命、抚平创伤的神圣使命。振尧兄的诗歌朴实浑厚,随着感情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诗的氛围和意境也跌宕起伏,有大开大阖的扫描,有激流奔涌的状物,也有令人震惊的特写。
振尧兄的诗,当我一气呵成读完后,感受到诗歌中倾泻出来的,不仅仅是哀伤,还有大爱,力量和希望。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诗人的缕缕军中情愫,他从军人的视觉高歌在抗震救灾中,军人用血肉之躯在残渣废墟里挖开钢筋瓦砾,用连着心的十个指开出通往灾区的道路,用血汗与死神展开殊死搏斗的视死如归、顶天立地的牺牲精神。《接力担架里》,“担架在峻岭峭壁的士兵头上/缓缓移动/一波一波地涌进十字的帐篷/,担架员载着生命的希望和赞歌…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我不认识你是谁,但却知道/在汶川震区的救援队伍里/今天,都有这样的新一辈/用双手做成的现代式的接力担架/,无数的橄榄绿交织出一片生存的希望。
振尧兄以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真挚的感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和语言,为汶川大地震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诗篇,让我们铭记那一个个永恒的瞬间,在幻想与现实的重组中以诗的灵性感动着天地与日月,黄河与长江!在5.12大地震中,被埋时间长达179小时的马元江说:“如果不是人民子弟兵,不断给我送水,鼓励我,我肯定活不下来。”诗人在《“生死假期”的赞歌》里,尽情地礼赞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军人:“ 我们的英雄啊/你果敢的决定/是对父母的敬孝/你强烈的责任/是对妻儿的慈爱/你用22天的“生死假期”/将一座人间的“私山”大步跨越……”
文字间凝聚的情感,让人潸然泪下,那些生命呵护生命故事,生命交换生命的画面,在这场以拯救生命为最高目标的大营救行动中,塑造了军人默默无闻和无怨无悔地交付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 多么好的人民子弟兵,多么坚强的信念,多么深情的诗章,从诗人的笔端汨汨流入疼痛而坚强的中国,流向焦急关注着的世界。诗歌,在苦难面前,发出了应该发出的声音。
我们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在诗人的笔端下描写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翻开这部纪实诗,还有那一个个显目的标题震憾我的视觉,《我的战友,你在哪里》、《战士的性格》、《在护送伤员的列车上》、《我伤好了,我回汶川》、《我就是你的一个兵》、《威武的鹰》、《他挺立着》等等。这一首首挥笔自如的诗作气势恢宏,诗意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反映抗震救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千方百计抢救被困群众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情怀。如此爆发式创作,展现出诗人井喷式的创作激情,和以诗歌切入重大题材的胆略,以及讴歌真善美、唤醒民族凝聚力的诗意思考。
读罢振尧兄的诗歌,感觉其创作乃一气呵成、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振聋发聩般激励着我们踏着诗的韵律一路前行,重塑一个个鲜活的自我。诗作在叙述手法上灵活自如,起承转合浑然一体,巧妙地运用悬念、倒叙、插叙等多种文学手法,彰显场面的壮烈、人物的勇敢顽强。有些场面的视觉冲击力大,感染力强,人物的描写极富个性。可见作者驾驭宏大叙事、描写、结构语言、处理题材的能力相当娴熟;此乃诗作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说诗作还存有一点瑕疵的话,倘若对某些人物再多点笔墨突出一下、形象再饱满一点,可能会更加完美。
振尧兄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是一位既有厚重的历史感更有强烈的现实感,对社会、对人生持续地保持着观察的敏感,并不断刷新着自已的老战士、笔耕不辍的作家。他先后出版了长诗集《爱的光环》、《宝林之歌》,抒情短诗集《梦醒时分》、《吻的预言》,长篇报告文学《情路》,散文集《情路》、长篇小说《萍水相逢》、《人日》等书,获得了许多省、市级文学奖。这些作品我都有幸一一拜读,每次读完令我都眼前发亮,一股文坛陈年老酒的醇香迎面扑来,令我受益匪浅,耳目一新。短短的时间,他又推出长篇纪实诗《巨人傲然屹立》这部力作。这部作品,使我为之震憾,为之热血沸腾!我深刻感受到他不仅燃烧着军人的豪情,更体现出一名作家、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感。
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处一方热土,我衷心祝愿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创造美好未来!我也相信振尧兄还会为我们的读者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来。
(注:此文2008年11月获第十四届“中华大地之光” 征文赛评论类一等奖)
【周后运简介】
周后运,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人,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说学会、洞口驻惠州联谊会秘书长,惠州市农工党党员,惠州市青联委员;现从事文化传媒业。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沧海横流》、维权读本《维权在线》、《民企维权"宝典"》、“三农”题材小说集《东江情话》﹑青春读本《追梦人生》等。赢得 “农民工作家”、“维权英雄”的美誉;2005年,获得"惠州市十佳外来工"荣誉称号; 2006年11月,获得"中华优秀奉献者"荣誉称号; 2006年,获"感动惠州"年度人物提名奖; 2007年4月,获第九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 2007年5月,获"第五届全国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荣誉称号; 2008年3月,当选为北京2008奥运火炬手。其个人事迹被载入《广东文艺家大典》,受到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权威媒体的追踪报道。